(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牟凡 通讯员 张小艳 袁杰
民生事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来凤县紧盯边远群众出行难、产业路网不完善等烦心事,从细微处发力,提升群众幸福感,畅通农村“瓶颈路”,铺就发展致富路。截至目前,来凤县投入专项资金1.8亿元打通8个乡镇124个村245.3公里“瓶颈路”,受益群众1万余户,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492余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半小时通达国省干线。
8月20日,旧司镇马板线(马场坳至板沙界)乡道上,乡村客运车司机杨学文驾驶“村村通”客车,送游客从板沙界红色遗址处到旧司农园。“去年马板线提档升级建成沥青路后,路面平稳,路旁绿植成林,开起车来舒适多了,也节省了时间。”杨学文说。
马板线长4.5公里,宽8.5米,去年9月提档升级建成沥青路,获评“四好农村路”。
来凤县推行“路长制+专班制”工作机制,双向互助打通农村“瓶颈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体系,成立县乡(镇)两级路长制办公室,负责统筹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路域环境整治、安全管理等工作;采取“一项目一专班、一把手任组长、多部门协同作战”运行模式,实现农村“瓶颈路”排查起底、建管护养一体推进,完成5轮摸排和22轮现场踏勘,明确4类(村级道路未贯通型、村内道路缺失型、生产路未硬化型、硬化道路破损型)农村道路68条331公里,将分类推进建设。
来凤大地,一条条柏油路或水泥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一幅幅山村美景图不断映入眼帘。村民说,如今走路不带泥巴,出门可坐中巴,一小时可进城买到粑粑。
来凤县打造便利畅通产业路,建成革勒车镇镇南梅园高陈线、三胡杨梅园朱下线、绿水镇四合工业园绿革线等12条164.8公里乡村产业干线循环路,提升产业发展硬实力。打造生态靓丽旅游路,将景区景点“连点成线”,建成旧司镇红色文化马板线、樱花游道新农线等8条线路52.6公里,筹建百福司镇红色文化旅游安高线等6条线路43.2公里。打造舒适整洁幸福路,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旧司镇实施提档升级工程51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58公里,打造45公里产业景观走廊。打造客货运输便捷路,畅通城区至火车站循环线,新修G242快速通道5公里,建成火车站至老虎洞循环线7.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