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专项规划》,将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培育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强化对黄河流域开放的引领带动功能。

到2035年,山西将全面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参与“一带一路”

以“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为契机,结合我省转型发展需要,以打造综合物流枢纽为节点,加快推动我省优势产能向国际市场拓展,不断扩大我省特色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主动融入国际物流网络,提前布局中亚、中欧线路重要节点,进一步加强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东盟国家的航空、铁路口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货物运输枢纽。支持先进装备、新材料、小杂粮、干鲜果等品牌产品出口,鼓励出口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成员国家设立海外仓。推动对“一带一路”和东盟国家“走出去”,结合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发展需求,推动我省煤炭、钢铁、水泥等我省优势产能走出去,带动涉煤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完善经贸合作平台,将“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作为服务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助推我省优势产能、特色产业、名优产品和文化旅游“走出去”。

融入重大战略

充分发挥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成员作用,立足我省区位优势,依靠京津双核心,深化晋冀分工合作,积极对接创新资源,大力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形成产业互补、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协调联动体系。

“南下”携手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合作,联合打造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疾病防治、公共安全、新型城镇化、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加强跨境电商、绿色金融、文旅康养、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交流合作,引进粤港澳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参与我省现代物流集聚区、新兴特色专业市场、跨区域多式联运中心建设。

“东进”对接长三角地区,加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康养基地。支持长三角地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制造基地。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合作,加强产业配套协作,促进我省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加强省区交流

加强与沿黄省区交流合作,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核心,着力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高起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围绕雄忻高铁和108国道,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强力支持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全产业链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未来产业培育“四大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充分发挥在全省和太原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形成辐射中部城市群、引领全省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推动省内城市间开放合作,强化城镇、交通、环境等方面对接,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协同打造开放发展增长极。

推进招商引资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持续推进小分队精准招商,瞄准目标地区龙头、上市领军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专精尖配套项目。

推动区域合作纵深发展。深化与日韩、德法、港澳等国家及地区的交流合作,宣传推介我省投资环境、重点招商产业和项目。加强与校友会和商协会合作,借助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山西校友会平台,联络我省高校在省外校友组织体系,促进考察对接和项目合作。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坚持链式招商与集群招商并重,推进优势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实现纵向做强做长产业链条,横向做精做大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以链长制为抓手,重点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增强“链主”资源融合能力。(李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