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春雨过后,鲜嫩的竹笋成群从竹林地里冒出来。

4月1日,雨后天晴,正是挖笋好时节。桃江县马迹塘镇大塘坪村竹笋专业合作社基地,万敬魁和几名村民正在挖春笋。大塘坪村竹笋专业合作社有县级竹笋示范基地1000亩。今年60岁的社员万敬魁有竹林17亩,他从2015年底开始培育笋竹两用林,竹林长势好,竹笋一年比一年多。

万敬魁挖了3个多小时,122公斤剥壳春笋在山脚下春笋收购过秤后,他当场拿到343元现金。合作社负责人詹庆安说:“今年是竹笋‘大年’,从春分开始到谷雨结束,可挖五六轮笋子。冬天挖冬笋、春天挖春笋,还可卖成竹。”

桃江县竹林面积达115万亩,居全省第一。以前“重竹轻笋”,从2013年开始,该县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改造低产竹林,发展笋竹两用林。卖竹子,一亩竹林年收入只有两三百元,而一亩笋竹两用林收入近5000元。

走进桃江县竹缘林科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工人在蒸煮刚收购的新鲜竹笋,1个蒸煮罐可装750公斤鲜笋,蒸煮1小时后压榨,再加工成干笋或玉兰片等。公司负责人肖学文说:“公司一天收购5万多公斤春笋。春笋刚出来时价格高些,现在每公斤鲜笋收购价平均3元左右。”

去年7月,桃江县“竹业小镇”马迹塘镇入选我省特色农业小镇。马迹塘镇目前有笋竹两用林1.7万亩,竹笋精加工规模企业5个,半成品加工企业34个。全镇从事竹笋培育、采收、销售以及竹制品加工人员达3.8万人,农民人均年竹业收入4000元。

在湖南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飘着一股淡淡的竹笋清香。今年初,该公司新建两条竹笋速冻生产线。公司董事长助理熊小林说,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制出零下55摄氏度的速冻竹笋产品,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鲜笋。

“桃江竹笋”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国绿色食品十大领军地标商品等。去年,桃江县竹笋产业实现产值13.06亿元。(杨军)

推荐内容